活动详情

柯俊:用钢铁铸骨髓的“钢铁先生”

作者:

   “钢铁科学与技术的集大成者”“中国电子显微镜事业的先驱者”“中国冶金史研究的开拓者”“我国金属物理专业的奠基人”“新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先行者”,这些荣誉和称号,都属于同一个人——柯俊。

   1917年6月23日,柯俊出生于吉林省长春市;1938年,他毕业于武汉大学并获学士学位;1948年,柯俊获英国伯明翰大学自然哲学博士学位。1980年,他当选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学部委员。柯俊这个名字总是和钢铁紧挨着出现,同时出现的还有“首个”“先驱”之类的描述。他率先在研究中引进电子显微镜,在北京钢铁工业学院(北京科技大学前身)创立了中国第一个金属物理专业,筹建了中国最早的金属研究所,开拓了中国冶金史的研究。

   钢铁像是铸进了柯俊的骨髓深处,让他的人生迈向一个又一个高峰。进入河北工业学院学习时,柯俊毫不犹豫选择了与钢铁有关的化工系,19岁时,他就发表了《耐蚀合金钢》文章,预言了当时缺点较多的矽钢、铬钢、钒钢的使用前景。

   1951年,柯俊首次提出钢中贝茵体转变的切变位移机制,证明其与珠光体、马氏体不同的相变,后来在国际上形成了关于贝茵体相变的“切变学派”。《钢铁金相学》以他的姓氏将无碳贝茵体命名为“柯氏贝茵体”,而柯俊本人则被国外同行称为Mr.Bain(贝茵体先生)。

   20世纪50年代,柯俊首次观察到钢中马氏体形成时基体的形变和对原子簇马氏体长大的阻碍作用;20世纪80年代,柯俊系统研究铁镍钒碳钢中原子簇因导致蝶状马氏体形成,发展了马氏体相变动力学,并指导开展微量硼在钢中作用机制的研究。他领导并亲自参与中国冶金史的研究,阐明中国生铁技术的发明与发展对人类文明的作用,取得突破性进展。

2017年8月8日7时29分,柯俊在北京逝世,享年101岁。斯人虽逝,但精神犹存,旨在奖励国内外在材料、科学技术史领域突出贡献优秀学者的“柯俊科技教育基金”犹在,并将继续推动我国材料和科技史学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