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详情

黄培云:中国粉末冶金之父

作者:

   有这样一位伟大的科学家,他曾筚路蓝缕,白手起家;没有教材,靠自己编写;交通不便,就动手铲土通路;他用坚强的意志,辛勤的付出,创建了中南矿冶学院,如今他的精神仍然激励着众多师生学子。这位科学家就是“中国粉末冶金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黄培云。

   黄培云是我国著名的材料学家、教育家,我国有色金属的开拓者和粉末冶金学科的奠基人之一,中南矿冶学院(现中南大学)的创始人之一。上世纪40年代,黄培云放弃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挽留,带着妻儿回国,投身于科技救国的队伍中。当时我们国家的粉末冶金领域还处于空白状态,黄培云义无反顾地带领团队进行粉末冶金基础理论研究和新材料研究。谈及粉末治金学科,黄培云感到无比亲切:“这个学科,我参与了奠基、培养人才,更直接见证了它的发展。”

   粉末冶金是一门制取金属、非金属和化合物粉末及其材料的高新科学技术,它能满足高新技术领域各种特殊环境中使用的特殊材料的要求。一些发达国家早在20世纪初就开始了该领域的研究,而在1950年代的中国还是一个空白。

   当冶金部把培养生产硬质合金所需人才的任务下达给刚刚成立两年的中南矿冶学院时,谁都不知道粉末冶金是什么,黄培云接受了这项艰难的任务,义无反顾地带领团队进行粉末冶金基础理论研究和新材料研究。黄培云在麻省理工学院学过一门30学时的粉末冶金选修课,但对粉末冶金学科仅仅是有点概念,并不熟知。自那以后,黄培云在学术和专业方面的研究重心由一般有色金属冶金研究,转向集中研究粉末冶金与粉末材料,“我开始一心一意进行粉末冶金教学与科研工作,后半生都用于这一事业了。回想起来,那时什么都没有,真是从零开始。学生、讲课教师、教材、实验室都还没有。我们首先在冶金系里成立了粉末冶金教研室,我兼任教研室主任,成员有冶金系主任何福煦、助教曹明德。”黄培云曾回忆到。

   黄培云带领团队逐渐扩大研究领域,经过不断努力钻研,黄培云创立了双对数粉末压型理论和烧结理论,是国际上最早采用粉末流变理论来研究粉末压制的学者之一,并提出粉末体应变推迟、应力松弛、粉末体变形充分驰豫等一系列新概念和新理论,这不仅对粉末冶金具有重大贡献,而且对力学、流变学也具有重要的实用意义。他运用唯物辩证的思想指导科学研究,终于研究出一代又一代具有特殊性能的新材料,为我国第一枚人造卫星的研发作出了重大贡献。他和他的团队共完成国家重点科研项目300余项,曾多次获得国家、省部级科技奖励。

   黄培云曾评价自己“不是一个活跃的人,比较内向”,这种个性使他在学生眼里常常是不苟言笑的形象。但谈完正题,他又变得谈笑风生,和蔼可亲。2012年2月6日,黄培云逝世,但他身上求真务实、向善向美的品性将被人们铭记。